博客三问

#博客是什么

博客是一种由个人管理、张贴新的文章、图片或影片的网站或在线日记,用来纪录、抒发情感或分享信息。[1]博客是英语 Blog 的音译词,但这个单词并不是博客的起源,Jorn Barger 于 1997 年 12 月 17 日创造的术语「Weblog」(即 Web log,网络日志) 才是博客的起源。后来,在 1999 年 4 或 5 月的时候,Peter Merholz 在他的博客 Peterme.com 的侧栏上将 Weblog 断开来,调侃为短语「We blog」,于是 Blog 一词就在网络上流行起来了。[2]

听起来像是一段有趣的历史,但似乎离我们有点遥远、古老了。特别是,对于由 QQ 空间、微信朋友圈、新浪微博、抖音伴随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博客两字好像有点新鲜,但又有点老派了。年轻一代听到博客两字,可能会眉头微皱并问「那是什么?」「一个自己的网站……」「哦哦,听起来挺高大上……」也就是说,对于手机陪伴成长的年轻一代,博客可能是一个非常极客的一个东西。「……其实也没有,就是一个记录自己的网络日志……」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博客其实与我们每天常用的各种手机 APP 没有什么不同——也与古老的手写日记也没有什么不同——它们都是一种记录自己的方式。

「……哦,那还挺古董的,现在朋友圈、微博都这么方便,发个图、短视频啥的也记录了自己——没想到你还是个文艺青年……」听起来也似乎的确如此,相比满屏的文字,技术进步带来的图片、音频、视频不是能够更贴近地记录自己吗?为什么在这个现代的互联网时代,我们还要去写博客呢?[3]

#为什么博客

苏轼《题西林壁》有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故为了避免片面的短浅,这里先从历史和逻辑的层面/高度看看博客的地位。以技术进步的视角看:最先由于网络的带宽不够,所以以文本为主的博客占主要;后来网络的带宽上去了,带摄像头的设备普及了,图片、视频类网站逐渐兴起并占主流;未来呢,可能就是虚拟现实(VR)的天下了……以时代发展的视角看,简短的内容更适合现代社会的快节奏都市生活。对于这点,在移动设备(手机)上有直接的体现,3G 时代博客的简化版微博的兴起,4G 时代视频的简化版短视频的兴起……所以,现在还写博客其实是一种返祖?

并不,写博客也许是一种历史逆行,但绝对不是一种逻辑退化。最近,以音频为载体的播客(Podcast)好像逐渐流行起来了,国内流行的音乐平台网易云音乐也有相应的「电台」模块。《纽约时报》近期的一篇文章 What If Porn Had No Pictures? 也提到「日益壮大的音频色情世界」[4]。在这个视频时代,为什么还会有人去录播客呢?大概是因为没有了画面的音频消散了都市的繁华,激发了无尽的想象。播客其实就是视频和文字之间的一种折中,现代人厌倦了视频的喧嚣,于是想找回文字的宁静,但又困于浮躁和慵懒,于是转向了这一折中——更随意的播客。而让我们逆行到更古老的历史,人类是先学会说话,然后学会写作的。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写博客其实是一种逻辑上的进化。

更广泛地说,博客、播客、视频的主体/载体其实都是语言。与之不同的可能就是绘画、音乐、舞蹈,通过一张画把一天的经历表达出来;通过一首曲把一天的感受表达出来;通过一支舞把自己一天的心情表达出来。只不过,以语言为载体、以文字为主体的博客更易于理解,更易于传播。


以上说的是写博客的形而上的意义/价值/为什么,下面来说说写博客的几个实用方面。

一、写博客能让你在这个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慢下来,能让你在这个「抖心」的时代静心下来。

二、孔子有言「学而不思则罔」(《论语·为政》),多闻多见却不认真思考是茫然无获的。孔子又言「下学而上达」(《论语·宪问》),所谓「下学」,即多学而识,即学习新知识;所谓「上达」,即一以贯之,即思考、反省、总结。[5]可见,思基于学但又高于学,而写博客就是「思」的过程,写博客就是「上达」的过程。这里还需特别注意,不能将「学」简单理解为看书,生活、技术、电影、音乐等等方面的经历也是「学」,故也需要「思」。因此,如果你是个技术人员,你不仅应该在自己的博客上记录自己的技术折腾,也应该去记录自己的生活经历。当然,和别人交谈也是一种反思的过程,但用文字记录下来会更易读、更有利于传播。

三、通过写博客,你的想法能够在互联网世界中传播,成就更大的价值。思想的价值在于传播,如果你不与这个世界建立联系,不将自己的发现分享出去,那么你的发现其实是毫无价值的。另对个人来说,只有将你的作品分享出去、传播出去,你才会是一个成功的人。


细心的你可能会注意到本节的标题是「为什么博客」,而博客是一个名词,但上面说的都是「为什么写博客」而非「为什么是博客」。其实,英文中的 Blog 既是名词也是动词,在此博主就调皮地借用一下,以表达双重含义。那么,为什么是博客呢?即为什么不是纸质笔记本,为什么不是微信朋友圈,为什么不是……

一、博客是一本现代的电子笔记本。现代人应该要用现代的工具,如果你现在还用传统的纸质笔记本,就可能会遇到落差,比如添加一张图片到笔记中。此外,相比手写,风格统一的博客的可读性更高。

二、博客能够完美且简单地解决笔记的组织和分类问题。简述一下,大家所做的笔记都是按时间顺序的,要想不打破这种顺序进行再分类(归档)是非常困难的,而博客就会方便很多。

三、相比微信朋友圈,博客不仅更为纯净,还更为强大、灵活、自由。此外,朋友圈的传播范围只限于你的好友,但博客却能够传播到互联网的每一角落。

说到微信朋友圈,这里顺便说一说微信公众号这类写作平台。博主是不建议在这类写作平台上写文章的,因为在这些平台上写文章会有诸多限制,比如:内容、排版、修改限制、强制广告等等。博主建议在自己的独立博客上写作,这样你就可以完善每一细节,从文章的写作流程到最终的排版样式。

#怎么写博客

谈完定义/是什么/什么是,谈完意义/价值/目标/为什么,最后来谈谈博客的方法/工具/怎么做。

技术方面,首先肯定是建议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博客。对于架构,推荐简单且现代的静态博客,这样你就可以直接将博客部署到免费的静态页面服务提供商上,比如 GitHub PagesNetlify。对于静态博客的生成工具/框架,推荐直接使用功能齐全且非常简洁、灵活的 Hugo,非常适合博客!当然,你也可以尝试其它的流行框架,比如:JekyllGatsbyHexo 等等[6]。对于主题,我推荐极简风格的,因为这能让你更专注文字。对于静态博客的部署,非常推荐持续集成的方式,即用 Git 版本化博客,然后通过云端的持续集成服务自动构建并部署博客。最后,强烈推荐使用 GitHub Issues 持续写作

写作方面,首先肯定是推荐使用 Markdown,它将必要排版需求「纯文本化」,它让你更专注文字,更享受写作的过程。对于内容,千万不要害怕自己写的不对,建议只写原创,建议多写总结而非纯「机器日志」。同时,要认识到自己为什么博客,不要为了博客或别人的反馈而博客,那样只会让你自己崩溃,那样只会让你的博客逐渐长草。如何提高产量?不要分散自己的「想法源泉」,学会将博客作为自己的唯一输出。当你突然闪出一个想法时,不应该心里急着赶紧发朋友圈、发推特,应该想到持续写作,即去 GitHub 上新建一条 Issue 记录并追踪这个想法,以供自己日后整理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其它方面。对于页面浏览量、点赞喜欢、评分评论等等各种反馈,有人认为这不利于写作,有人说反馈能促进创作,故是否需要这些反馈取决于你自己的情况。同时,如果你开了评论,就不要再去「政治审核」筛选,不然评论其实就是完全没必要的,如微信公众号一样。最后,世界是有对立两面的,互联网上的言论也是如此。事实上,联接彼此的互联网是一个更为冲突的世界,但千万不要被别人的「恶意言论」击倒!要像 Taylor Swift 告诫的「Just keep making things」[7]那样——千万不要停止创作新文章!


结语:虽然博客的时代好像已经过去了,但我相信它是会再次到来的,特别是对于独立博客。技术的进步已经让网页不再丑陋,现代的博客已经拥有极佳的阅读体验,博客势必会再次流行起来,如 Medium 向我们证明的那样;现在兴起的开箱即用的各种静态博客平台,极大地降低了独立博客的技术门槛,独立博客势必将独领风骚,如未来向我们证明的那样。


  1. 来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網誌 ↩︎

  2. 参考:https://en.wikipedia.org/wiki/Blog ↩︎

  3. 说明:本文所探讨的博客是一种狭义、古典的博客,即以纪录、文字为主,以独立博客为主。 ↩︎

  4. 原文:[...] the growing world of audio pornography. ↩︎

  5. 参考:张岱年主编:《中华的智慧》,中华书局,2017 年版,孔子。 ↩︎

  6. 更多:https://www.staticgen.com/ ↩︎

  7. 来源:https://www.sheknows.com/entertainment/articles/2123682/taylor-swift-slut-shaming-music-indust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