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行為體現你的價值認同

不出意外地,我們通常透過一箇人說的話去查看一箇人的價值認同,並依此來認同或否定一箇人。我覺得,多數時候言語都是很表面的偽裝,特別是在這麼一箇人人都可以透過网路表態的時代,言語的偽裝往往被放大。

一箇人的行為則比言語更不易撒謊,因為想要做到行為偽裝,那就需要足夠演員技巧、心理反差。所以,透過行為觀察價值認同要更為可靠,這時我也理解為甚麼有人要強調 Follow your contribution,因為貢獻是行為的結果,而內心可能只是言語的結果。比如:構建者相比影響者,作為構建者你的價值認同來自服務客戶或產品用戶的反饋,作為影響者你的價值認同來自网路陌生群體的認可。後者說實話並沒有產生任何實際價值,它沒有節省你的時間、成本,它只是消耗你的時間獲得短暫的情緒反應,就像旅行拍照打卡發動態證明那樣,你追求的是這一證明,渴望得到的是「陌生群體」的認可。

言行一致絕非易事,人們說的往往比做的多得多,要避免言行不一最佳實踐就是少說話、謹慎行。作為構建者,你的存在價值不來自陌生群體的認可,也不來自任何影響者所愛之物,市場的長期反應是最好的價值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