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口

这是来深圳第四次搬家了,搬到了蛇口,一个很舒服的生活住所。这里弯弯曲曲的小道边藏着随处可见的藤叶和花店,给漫步其中的人们带来淡淡的浪漫气息,不时停下脚步用照片记录着眼前的刻刻永恒。一个礼拜来,每天走路上班,十几分钟的时间,路上的老人和小孩,让我着实回到了学生时代。无需与年轻人们脚步如飞地赶着上班,无需与年轻人们摩肩接踵地赶公交和挤地铁,我在路上走着看着发着呆,看到了十多年前那个每天背着书包去上学的自己,看着前方在想着长大后的自己会是怎样的呢?下班后则和同事一起路上吃个晚饭,然后懒得走路直接公交回去,舒适舒服。新工作一个月,也正是悠闲的时候,不像刚入职时的无知亢奋。这一个月接手了三个代码仓库,第一个仓库是 Vue,两天就结束了;第二个仓库是 React,一周上线了一个新产品;第三个仓库原是 Umi + Dva,产品 2.0 的重构迭代,原代码难读难以维护,决定放弃连续迭代,选择直接间断跃迁,从 0 激动地设计搭建脚手架然后把 1.0 的业务逻辑抽取并重新实现。成功上线新产品后,团队去了深圳环境最好的东北菜餐厅吃了一顿,看着周围的高楼和春笋,组长说这个高度还不够,下次要找个俯瞰无遮挡的地方,我赞同认同。

走在蛇口,看着道路指示牌上的「工业几路」,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个工业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第一个试验区;看着路上悠闲的路人,很难想象这里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标语的诞生地;傍晚在深圳湾公园走着,吹着淡盐的清新海风,看着对岸的香港,看着不远处的明亮高楼,很难想象大部分高楼其实林立在曾经的海洋中,而近处的红树林其实是人工种植的,这片填海而来的热土。我回忆起了今年 2 月 5 号上班早上,在科苑北环立交②看到的坐在路边的白发老爷爷,他双手落在膝盖端坐,目视前方在回忆着什么;我想起了那时下班晚上在科苑立交下目睹的那位急着过绿灯却猛然踏空扑地的中年大叔,坐在急速公交最右最后窗边的我,一目之间依然很受震撼;我想起了去年 12 月 30 号晚上下班在科苑北公交站目睹的三辆公交追尾事故,第三辆车前玻璃已凹裂,第二辆车前玻璃则直接粉碎与第一辆车接在了一起;我想起了哪次在科苑立交红绿灯那看到的一辆 SUV 两后轮陷入钢板覆盖的坑地事故,这么惨也是难得一遇吧。

回想自己这一年多来的通勤经历,也算是颇为丰富的一段经历了。最开始刚到深圳时,直接住在了大表哥的公司宿舍,虽是宿舍但后来也才体会其实是超级舒适的两室一厅高层小区,所以当时虽有压力但也能相对悠闲地找到第一份满意的工作,让我在找工作期间还能抽空去趟广州看看小蛮腰、折腾延时摄影、写下《淡然自得》。记得当时第一个面试去的深南花园,第二个面试则去的光明一个很偏僻的地方,回来后我就决心要留在南山工作。来来往往,最后很幸运找到了,更幸运的是远在光明的大表哥宿舍旁有直达的公交大巴——E39——可以到达,于是我就在大表哥那继续住了下来,没有考虑过租房。这趟公交还是很舒服的,尽管是从光明到南山,但中途大半是高速路段(这也意味着一定有座位),可以说坐着相当舒服,全程下来一个小时多一点,一开始觉得离谱但后来也觉得可接受。为什么说可接受呢?大表哥这里住得十分舒适且不用我交房租,坐在公交最右最后开着窗吹着风,看着窗外的物事人听着歌独自发呆或看书很自由,我享受光明的路广人稀。

三个多月后,大表哥换了工作要搬去东莞,我当时第一次考虑租房,线上看了看南山附近的房源,在小区旁的城中村看了看,才体会到我目前的居住环境是多么舒适,也第一次感受到了房租的压力。考虑焦虑后,我居然和大表哥一起搬去了东莞,每天公交转地铁 11 号线到南山,全程时间算下来得一个半小时,坚持了两个月后,我不辞而别,搬回了原先的小区旁边的城中村。为什么不辞而别呢?时间不划算,价格不划算,深圳上班却住东莞毫无归属感,相比地铁我更喜欢地上公交,与大表哥一起住有约束,自己感觉不大自由。每天两趟通勤时间增加了一个多小时,晚上回来独自坐电脑前的时间不够,加上感知环境带来的可能中断,个人的专注集中时间太稀少了。深圳地铁的价格贵且转公交错过可能要等待很久,站着公交每天通过深莞边界的时候,你默默的脑海中浮现向往的是南山;站在空空地铁上看着前后的灯光时,颠倒的步伐中透露出的是空洞目光,好像你被困在了这辆在漆黑宇宙中轰鸣的列车上,黑暗围绕着你的心灵,而你只想回到公交上的那淡淡光明。

半年后,租期到了,又开始找房子。与之前不同,这次的目标是近,然后是价格便宜。我搬到了宝安,主要原因是附近有两个高中同学也在,所以就直接在那附近找的,价格还是超出了预算,离地铁站还不近,但那天中午与高中同桌在艳阳下走走停停打电话问了遍后,临时决定在电影院看完《速度与激情 9》出来后,从了个中介看了看就交了定金——需求计划最后都消磨模糊成了顺其自然。不过,总算离目标近了一点。回想自己之前在光明,先是果断决定带来的由衷自由,虽然在上班中迷失了自己,但在每天 E39 最后最右窗边旁的座位上,在每天晚上的电脑屏前和周末的自由游荡,珍贵的独自遐思拯救了我,永恒的清新自然拯救了我,我想像 Stalker 一样扑向野草中,我想逃离那无意义的上蹿下跳。后来因为科苑那段路建地铁道路变化,再加上高速出口和其它地方堵一堵,原本一小时的路程可以堵到离谱的两个多小时。记得有一次公交下高速,结果出口交通事故直接封掉,公交司机估计也是第一次遇到,用起了手机导航到下一个出口,区间有人乐趣地看着一切但也有人急到怒骂司机。坚持一段时间后,我调整了通勤路线,放弃了公交通过新开通的 6 号线转地铁,虽然全程得一个半小时,但总比公交堵到晕头跺脚的两个半小时舒服,那时候我开始与同事和朋友说「还是地铁比公交舒服」。在 6 号线上,我随拍了拉着全木质行李箱的中年大叔,随拍了依躺在座位上的年青父女;在 6 号线的列车上,我站着想到我是人类乡村走向都市的过渡人,我又将留下什么?

在宝安我能将通勤时间控制在 50 分钟左右,每天一觉睡到早上 9 点半拉开窗帘,看到阳光和树叶,慵懒舒服。然而,远离了光明的路广人稀,走在拥挤的人行自行道上,看着拥挤地铁上的每个光鲜身形,想着他们的通勤、住房、饮食,想着他们每天重复的工作,你会觉得这一切是多么可怕。一段时间后,我也成了他们的一员,意识到后我开始了跑步,然后果断裸辞了人生第一份工作。纵享自由后我在渐渐来到的压力中开始找工作,屡屡绝望中却总是兴奋率性地与对方平等交谈,这是与去年有所不同的。来来往往,最后很幸运遇到了一个我热爱的团队,但不幸运的是我的通勤时间又变成了一个多小时。一段时间后,我决定重新找房子,连续看了几个礼拜后,犹豫不决中命运使然,我来到了蛇口,达成了目标。这边相比宝安还是舒适许多,记得半个多月前去翻身看了一次房源,地铁站出来看到对面那栋绿窗居民高楼,我忍不住调侃几句,坐着中介小哥的电驴到了房源那,我难以相信我在地铁上看到的身形中有人会住在这样的环境中,且每个月还要交出这么昂贵的房租。记得和同伴沿着地铁一起找房时,一站又一站,不得不感叹一站一世界。还记得我刚到深圳时,背着包拉着行李箱看着傍晚蓝白的天空漫步时,大表哥刚好从同事车里走过来,带着我办理手续然后上楼安顿好,又回去上班。——由衷感激!

培根言「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1]现在我深感其言,最近一段时间工作变化租房变化朋友变化,自己与大家一起交谈的时间多了,写作和笔记的时间却少了,思维敏捷不少但也浮动不少,希望自己接下来用更多的时间去写作。最近在朋友圈看到了昔日高中球友今日中学教师分享的一张截图,于是去看了《死亡诗社》这部电影,将《瓦尔登湖》再次加入了列表,有了一些想法。此外,买个铁锅重新开始自己做饭,争取每天带饭,争取每天走路回家,找寻着路上那个令人心动的女生。

戴上耳机一起逃离,我们能达成的远不止于此,不是吗?


marvelous.jpg◎ 彩彻区明

reflection.jpg◎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我认为,人类对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都缺乏正确的理解,往往高估了自己拥有的知识,低估了自己拥有的能力。因此,他们要么对自己拥有的知识估量过高,不再努力进取;要么对自己的能力评价过低,将精力耗费在琐碎小事上。这两种心态都致使人们在求知的道路上裹足不前,因为他们既没有求知的进取心,也不再心怀希望。要知道,人之所以想进步,主要取决于他对自己掌握的知识的认识,若安于现状,就无意为将来做准备了。因此,我们必须抛弃不思进取、满足现状的心态,也不可夸夸其谈,对现有的成就估量过高。[2]


  1. 培根:《培根论说文集》(水天同译),《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商务印书馆,五十·论学问。 ↩︎

  2. https://yixiuer.me/excerpts/francis-bacon-the-great-instauration-preface/ ↩︎